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李晗雪)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5日在北京表示,最高人民法院14日发布的“人民法院台胞权益保障十大典型案例”,体现出人民法院办理涉台案件工作中“强化全面平等保护”等特点。

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当天举行。马晓光应询介绍,“十大典型案例”选取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落实落细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司法服务的若干措施、切实维护台胞合法权益的代表性范例,为人民法院办理涉台案件提供具体指引。
他指出,这些案例体现出人民法院办理涉台案件工作的三方面特点。一是强化全面平等保护。浙江、安徽、福建、河南、广西、四川等地法院及时出台具体工作意见或实施细则,维护台胞平等诉讼权利,对台胞在大陆享有各项政策优惠、补贴、奖励、激励、准入等同等待遇过程中遇到的纠纷及时提供司法救济。
二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等地涉台案件较多的人民法院均成立专门涉台审判组织,依法保障台胞在大陆的投资安全、财产安全。
三是坚持提供优质诉讼服务。如北京、天津、福建等18个地方法院与当地台办合作建立涉台纠纷协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
马晓光还介绍了检察机关涉台工作情况,包括近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编写的《“亲清”检察蓝——检察机关服务台胞台企手册》一书正式出版,为广大台胞台企提供了内容详实、生动实用的法治工具书。
就两岸共同打击犯罪,马晓光应询表示,对攸关两岸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案件,大陆方面均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依法及时妥善处理,尽最大努力维护两岸同胞合法权益。在遣返台湾罪犯和犯罪嫌疑人方面,大陆方面善尽自己的努力,不存在包庇或者选择性遣返的问题。
关于近期有台商反映受到疫情防控影响,马晓光强调,疫情防控涉及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高度重视,每个人、每个企业,包括台商台企都有义务、有责任按照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相信广大台商台企能够充分理解。有关地方也会统筹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按照去年出台的助力台企“11条措施”,为台胞台企做好服务工作。(完)